官网欢迎您访问贵阳市新华电脑中等职业学校
互联 通达 修身 精技
0

贵州“双高”计划锻造职教新高地

发布时间:2025-08-14 17:18:25

2020年10月,贵州宣布了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从2021年至2025年,省级财政每年新增投入5亿元支持职业教育发展,五年累计投入25亿元。

 

这笔资金的核心任务之一就是实施高职“双高”工程——着力支持3至5所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建设,同时支持15所左右高职院校实施贵州“双高”计划。

 

如今站在2025年的节点回望,贵州职业教育已悄然蜕变。从46所高职院校、39.5万在校生,到如今高职教育在校生规模超过本科教育;从填补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空白,到2025年建成3所以上职业本科院校。

 


 

 01 战略布局,五年25亿打造职教新高地

 

贵州的“双高”计划诞生于一个关键转折点。2020年,当全省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提升到89%,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时,贵州决策层看到了更远的需求。

 

“双高”计划被纳入贵州职业教育 “三大工程”的核心架构,与中职“强基”工程、“黔匠”培养工程共同构成支撑职业教育发展的三大支柱。

 

贵州的投入力度前所未有。从2021年起至2025年,省级财政每年新增投入5亿元支持职业教育发展,五年累计25亿元。

 

同时支持符合条件的政府职业教育项目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加强职业院校基础设施建设。

 

目标十分明确:到2022年实现职业教育主要指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到2025年,培育7所以上国家级“双高”校,推动建设3所以上职业本科院校。

 

空间布局同步优化。贵州调整整合省属高职院校和专业布局,要求每个市(州)政府重点办好1至2所高职院校。在清镇职教城等区域打造职教集聚区,形成辐射全省的职教网络。

 

这种布局考虑了区域均衡发展,使职业教育资源覆盖中心城市与县域地区。

 

 02 贯通与融合,构建人才培养立交桥

 

贵州“双高”计划最显著的突破在于打通了职教生学业上升通道。贵州构建了多层次、多规格、层层贯通的职业教育“立交桥”。

 

在学前教育、护理、养老服务、健康服务等专业领域实施 “中高本贯通培养”模式。推进职业本科教育试点,探索国家“双高”学校和省优质高职院校特色专业举办四年制职业本科教育或“3+2”职业本科教育试点。

 

贵州更开创性地开展学位学徒制试点,符合条件的本科专业毕业生授予学士学位。应用型本科院校单独编班招收职业教育专业比例不低于本校招生计划的20%,大大拓宽了职业院校毕业生升学通道。

 

“双高”计划与“黔匠”培养工程形成协同效应。这一工程紧扣贵州省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十大工业产业、服务业创新发展十大工程等产业领域。

 

每年定向培养输送的技术技能人才从8万名提升至10万名。

 

人才培养过程深度融合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结合贵州现代能源、装备制造、大数据等特色优势产业,打造一批职业教育优质教材和一流核心课程。

 

 03 产教融合,教育与产业同频共振

 

产教融合是贵州“双高”计划的核心特征。贵州支持有条件的职业院校举办以实习实训为主要目的的生产性实体企业,深化产、学、研、创融合发展。

 

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贵州在大数据、装备制造等重点领域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学院。同时着力建设 10个省级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覆盖全产业链、辐射区域产业发展。

 

在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市域产教联合体培育、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发展上持续发力。重奖“产学研用”典型,实现人才培养的反向哺育,将优质企业、实践经验向人才培养一线引流。

 

“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成为贵州特色。聚焦技能竞赛与实践,贵州推动竞赛技术标准与世赛标准和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相衔接,建好 “1+9”省级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

 

同时办好中国—东盟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专项赛事,构建完善“省—市—校”三级递进赛事体系。

 

 04 院校实践,双高计划落地生根

 

贵州装备制造职业学院的教学工作部署会议折射出“双高”计划在基层的生动实践。2025年3月,该学院将“精准定位办学短板,全面彰显装备制造专业群优势”作为首要任务。

 

学院启动 “实验室升级2.0工程”,打造西南地区智能制造实践教学新高地。同时推进省级双高专业群教学资源库升级,锻造高水平结构化教学团队,确立社会培训量质双提升目标。

 

该院还创新性实施 “一系一品”体育育人模式,将职业素养培育融入体育教学,塑造“精技强体”的装备学子新形象。

 

学院与各教学单位签订教学目标责任书,建立“目标责任制”,实施教学工作绩效排名,将资源投入与任务完成度直接挂钩。这种机制激发了基层教学单位的活力,确保“双高”计划真正落地见效。

 

在教师队伍建设上,贵州“双高”计划突破传统限制。在职业院校实行高层次、高技能人才以直接考察的方式公开招聘。

 

推动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和职业院校教师双向流动,鼓励职业院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兼职兼薪双向取酬。

 

 05 技能贵州,西部职教改革样本

 

作为西部省份,贵州以部省共建 “技能贵州” 为牵引,统筹推进职业教育“六个体系”建设,为西部地区技能型社会建设提供“贵州经验”。

 

贵州构建了技能人才资历体系,完善 “学分银行”建设,推进职业教育与社区教育、开放教育、老年教育互融共进。

 

深入推进职业教育“双证书”行动,建立健全技术技能培养与“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序列相衔接的培养体系。

 

贵州打造了技能富民培训体系,深化职业技能学历 “双提升”贵州首创模式。针对退役军人、进城务工人员、转岗人员、新市民、待业人员等多元需求建立“学历+技能”的社会培训机制。

 

推动建设示范性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和民间技艺产学研联盟,引领乡村技艺和农业技术的推广、创新与传承。

 

在数字化转型方面,贵州充分利用大数据发展优势,建设国家级精品教学资源库,加快全省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整合融通各级各类教育管理、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保障教育薄弱地区学校师生平等享用优质教育资源。

 

 

从清镇职教城到黔东南的乡村振兴培训基地,从大数据实训室到装备制造产学研中心,贵州“双高”计划带来的不仅是校园硬件升级,更是人才培养体系的深层次变革。

 

职业院校学生走向的不只是车间和操作台,还有本科课堂、国际技能大赛舞台和产业创新一线。

 

2025年建成3所以上职业本科院校的目标实现时,贵州将完成从“追赶者”到“西部职教高地”的蜕变。

 

“双高”计划书写的不仅是七所国家级高水平高职学校的建设日志,更是数十万贵州青年用技能改变命运的奋斗史诗。

相关文章:

学校地址:贵阳市经济开发区开发大道211号
咨询电话:0851-85778999
手机网站:https://m.gysxinhua.com
版权所有:贵阳市新华电脑中等职业学校

微信扫码导航至学校

  • 高德地图

  • 百度地图

  • 腾讯地图

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
手机端预览

0851-85778999

咨询电话

您的姓名 电话号码